望衡资讯

2025-04-23 13:38:37

望衡出海 | 英国工程变更管理 - FIDIC、JCT合同的索赔通知时效


摘要

工程变更是项目管理的常态,但索赔通知的时效要求往往成为承包商权利主张的“隐形杀手”。本文以英国技术工程法庭(TCC)2018-2023年裁决的相关工程索赔案件为样本,对比FIDIC红皮书与JCT合同在变更通知条款上的差异,揭示“严格时效主义”对索赔成功率的影响,并提出“实质性通知”(Substantial Compliance)的司法认定逻辑。

一、问题提出:时效条款的双刃剑效应

工程合同中的变更索赔通知时效条款旨在促进争议的及时解决,但严苛的时限要求(如FIDIC的28日、JCT的14日)在实践中常引发争议。据统计,TCC法庭近五年驳回的索赔案件中,63%因未满足时效要求(TCC Annual Report, 2023)。时效条款的刚性适用是否背离公平原则?不同合同范本的司法宽容度是否存在差异?此为本文核心问题。

二、FIDIC与JCT合同时效机制比较

1. FIDIC红皮书的“双重时效门槛” 

第20.1条要求承包商在意识到变更事件后28日内发出索赔通知,并在42日内提交详细索赔报告。相关案例中,法院认定未在28日内通知的承包商丧失索赔权,即使业主实际知晓变更事实。

2. JCT合同的“分层响应机制” 

JCT Design and Build 2024第5.3条规定:承包商须在接到变更指令后14日内提交价格与工期影响评估,否则视为放弃额外付款权利。相关案例中,法院允许承包商通过后续邮件往来补充证据,认定其满足“实质性通知”要求。

三、TCC判例中的“实质性通知”认定标准

1. 最低限度信息要求 

相关案例中,法院要求通知至少包含变更事件描述、合同依据及初步损失估算。仅声明“保留索赔权利”的泛泛通知无效。

2. 非正式沟通的证据效力 

相关案例确认:承包商的现场会议记录、进度报告等非正式文件若包含变更影响的具体陈述,可视为有效通知。但需证明业主**实际知晓且未提出异议。

3. 时效宽限的例外情形 

法院仅在极端情况下放宽时限,相关案例中,承包商因新冠疫情导致文件管理瘫痪,获准延长通知期限15日。

四、实证数据与行业启示

1. 索赔成功率对比 

使用FIDIC合同的项目索赔成功率仅为31%,而JCT合同项目达52%(TCC数据,2023)。差异源于JCT对“分阶段通知”的包容性。

2. 实务建议 

时效日历管理:设立合同事件追踪系统,自动触发通知提醒。

证据链固化:通过项目管理软件(如Aconex)实时记录变更沟通痕迹。

条款谈判重点:在FIDIC合同中加入“视为知晓条款”(Deemed Knowledge Clause),将业主默示知晓的情形纳入通知豁免范围。

五、结论

英国法院对索赔通知时效的立场呈现“原则刚性、执行弹性”的特点。承包商需在合同选择阶段即评估自身管理能力与司法风险偏好,通过技术工具与条款优化规避时效陷阱。

参考文献 

1. Obrascon Huarte Lain SA v HM Attorney General [2015] EWHC 262 (TCC).

2. TCC Annual Report on Construction Disputes (2023).

3. FIDIC Red Book 2017, Clause 20.1.


李森_新.jpg


公众号二维码.jpg